中文 | English

10年以上专业铆钉、鸡眼、五金冲压件、铆钉机、旋铆机、油压裁断机等生产、维修服务

24小时提供各种铆钉机、旋铆机、切带机、鸡眼机等全产业链服务!

咨询热线:0512-5500 0789    24小时服务热线:188 6229 3555

  • 斯恩德
  • 斯恩德
  • 斯恩德
  • 斯恩德
  • 斯恩德
  • 斯恩德
  • 斯恩德

联系我们
  • 联 系 人:胡亚斌 先生
  • 手机号码:188 6229 3555
  • 办公电话:0512-5519 9119
  • 公司传真:0512-5013 9800
  • 电子邮箱:stevenks@163.com
  • 公司网址:www.taiyide.net
  • 公司地址: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水秀路1300号

公司新闻

您当前位置:>>昆山泰益德五金机械有限公司>>公司新闻>>浏览文章

昆山泰益德:2013年中国经济五大看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表于:2013/1/31 11:29:20 点击:

 

 

昆山泰益德:2013年中国经济五大看点


2013年蛇年来临之际,中国经济仍旧风险与机遇并存。预计实际增速将达到8.6%,经济增速见底回升,将出现温和复苏,通胀保持温和,这为实施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提供了空间;而改革议程的重点是金融、财政、更多行业和领域向民营经济开放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继续加快。


从政策议程与经济目标


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一届领导层制定了2013年的主要政策议程和经济增速目标。尽管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依然存在,但决策层认为经济正在走出谷底,同时也将看到各方面积极因素的不断出现。强调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之外,确定了2013年经济政策目标和基调,泰益德的估计如下:


2013年GDP同比增速目标可能是7.5%,与2012年相同。这反映出领导层换届后保持政策连续性的愿望,并符合在2010-2010年间实现GDP和人均GDP翻两番的中期目标。更为重要的是,2012年年中经济增速放缓,包括出口增速骤降、企业利润下滑以及劳动力市场转弱等,对政府和企业而言都经历了一段相对困难的时期。虽然GDP并非按月测算,但在此期间GDP同比增速一度降至7%左右,而这一水平显然过冷。


通胀目标可能维持在4%,与2012年持平。保持物价平稳仍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事关经济发展,更涉及社会稳定。在吸取了2008-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揽子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教训的基础上,政策层可能将CPI指数保持在3-4%左右,而执行了近一年的政策宽松可能得以延续。


具体的改革计划在2013年末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三中全会上公布的可能性更大。


值得关注的主要领域是:

1)金融市场改革-重点是利率市场化、债券融资以及进一步的货币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
2)财税体制改革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复苏势头更加明确


新一届领导层面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加快改革步伐的有利条件。近期高频数据显示第三季度7.4%的同比增速为本轮经济周期的低谷,而中国的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将逐步复苏。


前期稳增长政策措施已开始见效并提振内需,去库存化周期结束和产量增速反弹。如工业部门已经触底反弹,这仍然是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且与GDP增速高度相关。


继工业增加值(IP)实际增速从8月份同比8.9%的低点反弹至11月份的10.2%之后,新增订单回暖、生产活动加快拉动12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和官方PMI继续改善。


由于采购活动的增加,PPI中的投入品价格指数开始从同比收缩3.6%的周期性低点反弹。10月以来汇丰制造业PMI指数的采购价格分项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这有助于企业盈利的改善,9月份开始企业利润出现五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


去库存化周期行将结束,库存回补即将开始。2012年年初初至8月,去库存活动拖累了企业投资和生产。例如,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12年初的同比28%降至7月份的9%,然后稳定在15%左右,近几个月开始企稳回升。不少开发商通过降价促销吸引买家。再加上降息和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二季度以来房地产成交量回暖。近几个月,房地产开发商更积极地购买土地,预示着未来投资向好的势头将得以延续。


2013年复苏将持续


以下因素决定了目前的经济增速复苏将在未来的几个季度得以持续:


第一,基础设施。


政策宽松已开始见效,基础设施投资回升,其效果将在2013年得以延续。自去年夏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几乎完全抵消了疲软的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并推动了总投资增速的温和回升。目前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同比25%以上)已超过21%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速,并可能在未来的几个季度进一步加快。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周期长达数年。


国家发改委已经集中批复了总投资额达一万多亿人民币的新项目。这些项目的平均期限超过五年,并可能在未来的几个季度全速推进。这需要财政预算(通常占资金来源的25–30%)以及其他融资渠道的持续资金支持。


随着房地产市场回暖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需求可能得到提升。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正推动住房相关耐用品的消费需求。如数据所示,家用电器、装饰材料以及家具的零售紧跟房地产销售量。随着第二季度房地产销售量开始回升,相关零售同样强劲。

其次,家庭收入增速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农村家庭收入实际同比增长12.3%,而城镇家庭收入同比增长9.8%。尽管劳动力市场疲软,但并未出现如2008-09年的大裁员。相反,总工资收入强劲增长,同比增速超过20%,接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将有助于零售的稳定增长,零售在2012年第三季度末开始改善。

与此同时,外部挑战依然存在。外部需求仍然疲软。美国财政悬崖虽然得以避免但财政紧缩仍将在2013年持续,增税和政府支出的削减将持续到2014年。增税无疑将抑制消费和企业投资支出,拖累GDP增速下滑,并远低于潜在增长水平。

更令人担忧的是,欧洲的经济增长仍然疲软,其结构性问题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得到解决,2013年经济增速可能最好的情况是零增长。所有这些意味着中国出口商将不得不面临一个更长的外部需求疲软周期。

即便如此,中国的出口商仍在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据世贸组织的预测,2012年世界贸易将增长2.5%,2013年将增长4.5%,这与2011年5%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缓。日前公布贸易数字,显示2012年我国贸易增长6.2%,预计2013将增长9%,轻松超出世界的平均水平。尽管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但中国与经济相对较强的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仍在不断增强。

  
温和复苏,通胀可控


因此,预计经济增速将在2013年继续恢复到同比8.6%左右的水平,随后几年仍将维持在8%以上。如果复苏继续刺激需求,是否有必要对通胀感到担忧?尚无必要。


预计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维持在同比3%左右。与2009年的“V型”复苏不同--当时GDP增速在18个月内从6.5%骤升至12%以上,认为此次经济反弹将更为温和。通胀也将保持温和,尤其是经济增速(预计2013年中期左右可能达到峰值,同比略高于8.5%)仍将低于潜在增速的水平,的估算显示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仍在9.0-9.5%的范围内。


这对通胀有两种含义。


第一,需求并没有全面释放出来,仍存在小幅负产出缺口。根据历史经验,这会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胀。过去十年的两次高通胀时期(超过6%)都与过热的两位数经济增速有关。


第二,考虑到中国需求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日益增长的影响,温和增长也意味着输入型通胀压力可控。例如,尽管基建投资已经加快,而GDP增速仍保持在8%以下,且与2009年的“V型”反弹相比,此次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也相对有限。

此外,全球经济增长仍然脆弱,需求拉动型通胀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即使全球范围内宽松的流动性可能拉动大宗商品价格,该影响或将有限且难以长时间持续。

当然,中国的通胀易受供给冲击的影响,特别是考虑到当前食品占我国CPI篮子30%以上,而食品价格对天气因素较为敏感。好消息是连续第九年的丰收将利于维持食品供求平衡。生猪供应相对充足也将避免未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适度宽松政策仍有空间


温和的通胀前景意味着无需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并且,这为维持相对宽松政策以支撑内需的复苏提供了空间。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央行将2012年的M2增速目标维持在13-14%左右,与2012年持平,社会融资总量略高(12年超过15万亿人民币)。为达到这一目标,央行2013年将主要依靠数量型政策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预计2013年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00个基点。


考虑到目前经济增速已走出谷底,降息的可能性已经降低。随着央行两次降息以及扩大相对于基准利率的浮动范围,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已经显著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加权平均)从去年一季度的近8%降至三季度的7.18%。流动性条件的放松也拉低了银行间市场利率。由于PPI指数已见底回升并最早可能在1季度末变为正值,实际贷款利率也将降低。预计央行将在2013年维持政策利率6%的水平不变。


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指标是社会融资总量(TSF)的增速-用以衡量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的综合指标。2012年关于TSF这一指标有两点值得关注:1)TSF的规模将创历史新高,超过15万亿人民币;2)非银行信贷直接融资额不断增长,这一趋势可能在未来数年持续下去。


为支持基建投资增长,预计TSF规模2013年将继续扩张,并且债券发行及其它非银行资金来源所占比例可能继续上升。只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并避免系统性风险,则表外贷款相关风险当属可控。


财政政策方面,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预计2013年财政支出将同比增长16%以上以支持2013年的基建投资增长。财政赤字可能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左右(2012年的预算赤字为8,000亿人民币)。


财政政策将在结构调整及收入再分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首先是支出。除基建外,财政支出可能会向社会福利和保障房倾斜。教育、社会保障与保障房方面的政府支出占比已经从2000年的15%上升至2011年的35%。


其次是增值税改革:基于2012年在上海试点项目的成功,增值税改革目前正向另外10个省市推广。据上海及北京地方政府估计,增值税改革可能降低相当于GDP0.5-1.0%左右的税负。此外,试点期间的增值税直接计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不是与中央政府按75:25分成),有助于加强地方政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昆山泰益德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TaiYiDe.Net 联系电话:188 6229 3555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苏ICP备16056346号Powered by RunMan.Cn